10月28日,理工学院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系围绕 “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”主题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。多位教师结合所授课程特色,分享教学实践经验与创新思路,为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、汇聚力量。

思政专题研讨现场
研讨现场,教师们结合不同课程的核心内容,深入剖析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路径。曾起堂老师在《计算机组成原理》教学中,以中国计算机从无到有、从落后到领跑的发展历程为脉络,融入几代超算人的爱国奉献事迹,强化科学伦理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,激发学生科技报国情怀。阳亚平老师针对《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》课程特点,重构内容体系并设置“习言道”栏目,将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的指示精神融入教学,结合最新网安典型事例,让学生认识到技术学习与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安全的紧密关联。

《计算机组成原理》线下教学

《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》课程线上直播
黄伯平老师在《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》课程中,构建“个体-教育-国家”的关联逻辑,通过阅兵式装备变迁影像、开放大学学员参与装备工作等案例,将宏大的爱国使命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行动。肖奇山老师则在《离散数学》教学中,将Dijstra(最短路径)算法改进方案应用于军事运输路线布局实践,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,又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。
在教学实践创新方面,教师们各有妙招。边建军老师在《photoshop图像处理》课程中,结合时事热点与传统文化素材设计实训案例,在考查专业技能的同时,更强调引导学生感悟国家文化理念与价值观。谢韵佳老师在循环语句教学中,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三个数大小比较的代码编写方案,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批判性思维。

《C#高级程序设计》课程实训
余丽华老师则以《计算机组网技术》课程为载体,通过“99部手机欺骗谷歌地图” 的事件,让学生认识智能决策系统的安全脆弱性,树立 “网络强国” 意识,推动技术认知向使命认同升华。黄晶慧老师在《软件工程》教学中,系统融入爱国主义教育,通过介绍我国软件领域的发展成就与挑战,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担当。朱建忠老师在《操作系统》教学中,强调国产自主可控的重要性,培养学生创新精神、科学素养与职业责任感。

《计算机组网技术》课程现场分组教学
此次研讨聚焦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义,通过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,明确了“以专业知识为载体、以价值引领为核心” 的育人方向。老师们一致认为,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内容叠加,而是要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全过程,实现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。
下一步,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系将总结研讨成果,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,推动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,着力培养兼具专业素养、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新时代计算机类专业人才,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开大的教育力量。